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
业务系统统一平台
中华老字号信息管理
企业名称: 上海和平饭店有限公司 品牌名称:
单位地址: 上海市黄浦区南京东路20号 邮    编: 200002
联系人: 祁玲 联系电话: 6138 6933
代表性注册商标: 36521
企业简介: 和平饭店原名华懋饭店,在20世纪30年代的上海,是当时最负有盛名的酒店。她 坐落于黄浦江之滨,位于外滩与南京路的交界口,她的所在是上海最为著名的地 址。 19世纪的上海,西方文化和东方文明在此相遇,为远东这座繁华的港口城市带来 狂热的活力与机遇,使之焕发出高度的国际化风尚。由英国打造的这条著名的滨 江外滩建筑群,在上海公共租界内纵贯蜿蜒两公里,雄伟庄严的大理石、花岗岩 及混凝土构造的万国建筑风格,赋予其“东方华尔街”之美名。外滩从此成为当 时上海的商业贸易腹地,象征着财富、稳定与成就。 华懋饭店是其缔造者维克多.沙逊爵士的愿景。沙逊爵士在当年的上海滩是一位 令人瞩目的资产家和金融大亨,热衷于赌马和奢侈高端的社交生活,他一手将华 懋饭店打造成当时上流社交派对和奢华晚宴舞会的流光溢彩之地。 华懋饭店的来宾无不声名赫赫——探险家、旅行者、本地或旅居上海的家族子 弟、名流雅士、能人贤者、艺术家、政治家、社交明星——来自世界各地的精英 云集于此。 各界名流跻身的华懋饭店在当时被盛赞为“远东第一楼”,装点奢华与艺术之 最。酒店于1929年开业之初就配备了当时属于世界领先科技的空调系统,以及欧 洲酒店都尚未启用的室内电话。当时的南京西路名曰“涌泉路”,名称源于静安 寺门前著名的涌泉,从华懋饭店客房浴室的银质水龙头流出的水就来自于这座涌 泉。 白驹过隙,30年代末期的世界风云变幻,奢华与风尚终于消逝殆尽。战争的乌云 密布了1932年的上海,到了1937年,硝烟已然吞没了这片公共租界。即便在尊荣 华贵的南京路外滩地段,华懋饭店和与其隔街相望的汇中饭店也未能躲过炮弹的 侵袭。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然而这座宏伟的传奇酒店最终在二次世界大战的阴影中幸免于难。1949年,当中 国共产党赢得解放战争的胜利后,这座远东第一大厦才得以于1956年重现于世, 并更名为和平饭店。 重新开业后的和平饭店客房数量有所减少,也不复昔日的奢华尊宠,她的大门不 再朝向外滩开放。然而其闻名遐迩的爵士乐队却得以继续演出,铜质的绿色金字 塔形尖顶仍然是上海天空的经典地标性风景。此时的和平饭店成为外国代表团及 重要人物访华的接待场所。1964年,深受中国人民爱戴的周恩来总理在和平饭店 举行外交会晤,此后美国的两任总统,罗纳德.里根和比尔.克林顿也曾来访和平 饭店。 当20世纪临近尾声,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为上 海铺开了复兴之路。跨入21世纪,上海成功举办2010年世博会,而这座外滩历史 名店也成为费尔蒙旗下的地标性酒店,展开盛世新纪元。 历经3年的大规模精心修复,和平饭店重新焕发荣耀光彩,成为上海最负盛名的 一道风景。昔日的浮华虽已淡去,却未带走其留下的痕迹。和平饭店仍然保留了 20年代的拉力克(Lalique)水晶玻璃浮雕嵌饰,这是当时特别向法国拉力克水晶 玻璃工坊定制的。酒店原有的标志、由装饰派艺术一双灰狗图案组成的饰带仍然 环绕于酒店入口处的中庭墙顶。华丽的光晕,再一次穿越天窗倾泻而下,将立于 厅堂之上的人们笼罩在带来活力、乐观和成功的金色光芒中。 庄严的陈毅塑像伫立于花岗岩底座之上,屹立于外滩江滨,他是上海解放之战的 总司令,新中国的第一任外交部长和第一任上海市长,他凝视着上海,守望着和 平之门。这座宏伟的老饭店,依旧矗立在上海最负盛名的地点,俯瞰着“上海的 母亲河”黄浦江,广迎四方来客。 历经数十载风云沧桑,依然闪耀着历史的光芒。和平饭店的铜质尖顶,见证着魅 力四射的上海,见证着前景远大的中国。